解构 DAT:构建超越 mNAV 的深度分析
撰文:kokii.eth

摘要
二八分化格局:DAT 行业呈现幂律分布,各类别头部项目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,长尾项目难以为继。尽管存在泡沫,但基于真实资产与差异化财库策略的 DAT 仍代表重要金融创新。
价值与情绪背离:mNAV 常掩盖长期价值驱动因素。我们的增长驱动分解模型将基本面复利增长与市场情绪分离。数据显示,BMNR、HSDT 等公司每股价值持续增长,而多数 DAT 股价下跌主要源于情绪收缩,非基本面恶化。
脆弱的飞轮效应:DAT 依赖反身性资本循环——溢价时发行股票增长财库,折价时捍卫每股价值。这在下跌市场中极具挑战。Bitmine 等公司管理审慎,部分企业激进发行导致稀释,损害长期可持续性。
双重评估框架:完整评估需聚焦 1. 独立于情绪的基本面价值增长;2. 发行与财库管理——即管理层是否对市场状况做出负责任反应。二者共同决定 DAT 是在创造价值还是侵蚀价值。
数据基建缺口:行业亟需结构化可比数据,包括建立披露标准、提升透明度、优化运营实践。更强数据透明度将推动行业成熟,保障投资者知情权。
2025 年迎来了 DAT Summer,随着 Bitmine (BMNR)、Sharplink (SBET) 和 Solana Company (HSDT) 等 DAT 进入主流,该领域迅速扩张。目前我们追踪的 30 支 BTC、ETH 和 SOL DAT 总市值已达 1170 亿美元。然而,在市场冲击后,初期的炒作热潮已开始降温。
尽管市场噪音不断,多数投资者仍仅通过 mNAV ( 市值 / 净资产价值比率 ) 这一狭窄视角评估 DAT,未能理解其核心价值、财库策略或发行纪律的内在机制。
为此,我们参照合作伙伴 Pantera 构建的 DAT 数据看板编译了本报告,旨在推动讨论、澄清误解,并建立更严谨的 DAT 评估框架。
什么是数字资产财库 (DATs)?
数字资产财库 (Digital Asset Treasuries, DATs) 是当今公开市场中最引人注目的金融实验之一。它们是资产负债表以数字资产为主的上市公司,允许投资者通过股票市场间接获得 BTC、ETH、SOL 等数字资产的风险敞口。这意味着投资者可通过传统券商账户在受监管环境中交易,规避链上平台的复杂性。
与 ETF 或信托不同,DAT 是运营性公司,而非被动投资工具。它们可直接持有、交易甚至质押数字资产,发行新股或筹集资金,形成主动管理的财库工具,其价值与底层数字资产和公司资本管理策略双重挂钩。
典型的 DAT 始于一家持有数字资产的小型上市公司或新上市工具 (SAPC),其净资产价值 (NAV - Net Asset Value) 反映了持有的总公允价值,市值 (Market Cap - MCAP) 体现股票市场对相同资产敞口的定价——通常因市场情绪、流动性和管理层信心出现溢价或折价。
部分 DAT,如 BTC 的 Strategy,其商业模式核心在于利用股权融资持续增持目标资产。其他 DAT 则探索质押收益、衍生品敞口或多元化投资组合,在价格敞口外叠加收益层。
对投资者而言,DAT 成为传统金融与链上资产的桥梁:
对于大众和机构投资者而言,DAT 提供了监管清晰度、券商可及性和合规兼容性,使其通过熟悉渠道拥有数字资产敞口。
对于加密生态系统而言,DAT 创造新资本流入渠道,可增加底层资产流通稀缺性,支持质押基础设施,并深化二级市场流动性。
许多公司和机构通过 PIPE (Private Investment in Public Equity,私募股权公开投资 ) 参与 DAT 发行,其投资逻辑基于下图所示的「正向飞轮」:
然而,市场对 DAT 也存在诸多质疑:
这种正向飞轮很容易被视为永恒牛市发动机,但当 mNAV 和底层数字资产价格双双下跌时会发生什么?
PIPE 投资者以 DAT 公告前设定价格 ( 通常低于散户 ) 获得股份,常被质疑为内幕交易或收割散户。
交易高于 NAV 被视为有问题,因为散户被迫支付高溢价;交易低于 NAV 也被视为有问题,因为需变卖资产回购股份。
本文将通过数据解析这些质疑,澄清误解,阐释各指标真实含义,并分享 DAT 评估方法论。
1. 核心指标解析:mNAV 及局限性
自 2025 年 3 月以来,我们追踪的 30 个 DAT 总市值从 880 亿美元(当时主要归功于 Strategy/MSTR)攀升至约 1170 亿美元,覆盖 BTC、ETH、SOL 三大数字资产。但市场讨论仍过度聚焦 mNAV 单一指标,忽视其真实含义及其他重要指标。
DAT 公司市值增长趋势(基于 30 支追踪标的)
DAT 本质是公开市场交易的股票,评估需关注两大要素:
公司价值 (NAV/ 净资产价值 ):反映公司真实价值。对 DAT 而言,指资产负债表上持有的总流动资产——包括数字资产及未部署的现金等价物。公司核心价值驱动因素不是传统运营利润,而是数字资产的持有和增长。
市场价值 (MCAP/ 市值 ):市场对公司价值的评估,通过股价乘以流通股总数量。
净资产价值 /Net Asset Value (NAV)
NAV 反映所持资产基本价值,但具体构成因公司而异。一些公司持有现金储备、短期国债或其他权益,另一些则持有可转换债券或认股权证,这些差异使 NAV 难以标准化。现有数据看板多采用简化公式,部分扩展纳入债务与可转换工具。
NAV 倍数 / Multiple NAV (mNAV)
虽然 NAV 反映了公司的基础资产,但不能体现市场对这些资产的评估。这就需要市值:市场对公司价值的实时评估。
市值与 NAV 关系提供 DAT 领域最受关注指标:mNAV (NAV 倍数 )
mNAV 代表了市场愿意为每一美元的净资产价值支付多少价格:
mNAV > 1 → 表示市场对公司前景持乐观态度或认为公司具有增长潜力。市场对公司的估值高于其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,通常是考虑到预期的未来每股代币增长。
mNAV < 1 → 反映市场的怀疑态度。投资者可能担心股权稀释、质疑管理层的纪律性,或认为公司的数字资产敞口未能有效地转化为股东价值。
本质上,mNAV 是建立在基本面之上的情绪乘数,揭示市场对 DAT 累积数字资产持有量能力的信念。
BTC DATs 的 mNAV 倍数 ( 不含 CLSK、CORZ、NAKA 与 SGNS)
截至今日,在 BTC DAT 类别中,Strategy (MSTR)、GME 和 MARA 在近期市场调整后均接近 1.0。但大多数其他 BTC DAT 的 mNAV 均低于 1.0,其中 EMPD 最低,约为 0.5。
新晋 DAT 如 DJT、USBC 目前的 mNAV 约 2-3,反映出早期 DAT 投机特性。少数例外:CLSK 约为 4,CORZ 接近 7,均为 AI 数据中心公司 ( 前身为 BTC 矿商 ),表明尽管市场整体正常化,特定叙事或结构因素仍在推动溢价。
ETH DAT 市场类似:BMNR、SBET、GAME 交易于 1 倍 mNAV 附近,反映公允价值定价;BTBT、COSM 倍数较高,因这些公司拥有超越数字资产持有量的盈利业务线,市场可能未将其视为纯 DAT 评估。
在 PIPE 股份已注册的 Solana DAT 中,只有 HSDT 交易于 1.12 倍小幅溢价 ( 截至 2025 年 11 月 12 日 ),其余均略低于 1,表明市场走势与基本面基本一致,较早期周期降温。
溢价与折价
溢价 / 折价本质是 mNAV 另一种呈现,衡量市场对公司财库价值的信任或投机程度,以相对价格而非倍数表示。高溢价标志杠杆、情绪强劲或运营超额收益,折价通常反映对股权稀释担忧或资本纪律薄弱。
数据看板中可见 COSM、CORZ 等约 800% 的极端溢价案例,多因市场按现有核心业务估值,非 DAT 属性所致。
每股数字资产
评估 DAT 内在增长需同时追踪数字资产持有量和流通股数量。健康 DAT 力求实现两项指标增长:增加数字资产持有量提升基础资产规模,发行新股筹集资金支持增长。虽然新股发行稀释现有股东权益,但如果资产增长速度超过新股发行速度,这种稀释反而带来收益。
关键衍生指标每股数字资产衡量每股股票有效代表多少数字资产,反映股东敞口放大程度。每股数字货币上升表明发行所得资金被用于资产增长,而非抵消股权稀释。
在追踪的 30 只 DAT 中,很少有公司能沿稳定上升趋势增长每股数字资产。值得注意的例外包括 Strategy (MSTR)、BMNR、HSDT、ETHM、BTCS、CEP 和 UPXI。
经验显示,许多 DAT 即使早期表现稳健,也会因大量发行新股经历急剧股权稀释。相比之下,上述公司保持持续增长,无大幅下跌,表明在平衡资本发行和资产积累方面采取更审慎策略。
每股资产持续增长的 ETH DATs:BMNR, ETHM, BTCS
每股资产持续增长的 SOL DATs:HSDT, UPXI
其他市场指标
除公司层面指标外,几个比较性指标有助于衡量 DAT 在更广泛生态系统中的地位:
市场份额 ( 按 NAV、市值或交易量 ):衡量各数字资产不同 DAT 相对主导地位。由于各 DAT 股票代表不同资产底层价值,比较原始交易量可能产生误导,换手率 ( 交易量 / 市值 ) 更准确衡量流动性和活跃度。
资产供给占比 %:DAT 持有代币占总供给量比例,反映其在底层生态的系统性影响。
BTC DAT 中,Strategy 主导地位显著:持有 83.3% 的 BTC DAT 总持仓(占 BTC 总供应量 3.22%),占据类别内 72% 市值。GME、BRR 成交额份额增长明显,反映散户活跃度提升。
BTC DATs 交易额(美元)市场份额
ETH DATs 加密资产持仓市场份额
ETH DAT 板块,Bitmine 同样主导:持有 66% 以上 ETH DAT 总持仓 ( 约 ETH 供应量 2.9%),占 68% 市值与 85% 成交额。第二大玩家 SBET 在 ETH 持仓与市值份额约 16-20%,BTBT 居第三 ( 约 6%)。
Solana DAT 市场集中度较低:FORD 以市值 45%、SOL 持仓 44% 居首。HSDT、DFDV、STSS、UPXI 各占约 13-14% 持仓份额,但 Solana Company (HSDT) 以约 22% 市值份额领先同业。
SOL DATs 加密资产持仓市场份额
SOL DATs 市值市场份额
有趣的是,从交易量看,情况相反:DFDV 与 UPXI 活跃度领先 FORD。历史趋势表明二者是 Solana DAT 类别先行者,这一优势似乎延续至今,即使 FORD 后获更高 NAV,早期进入者保持的交易势头和市场关注度仍难以撼动。
SOL DATs 交易额(美元)市场份额
2. 局限与误解
虽然定义简单,但跟踪这些基本指标并非易事——主要因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文件数据既非实时,也非如链上数据般标准化。
资产负债表会计最佳格式来源是 10-Q 表格,但仅按季度发布。许多公司使用定制设计或带品牌标识的 PDF 文件,使提取更加困难。即使数据始终以相同格式报告,通常也嵌入需语义解析的文本文件中。此外,每家公司报告项目格式各异,考虑其股权结构和金融资产差异,这一点情有可原。
持仓更新数据来源可能非常分散——有些公司甚至不通过 SEC 提交文件,而是通过推特、新闻稿或媒体采访披露变化。
尽管如此,大多数股票市场指标 ( 如价格和交易量 ) 相当标准化。然而,流通股数量仍难以追踪——公司无需每日通过文件报告,许多数据看板依赖第三方 API,这些 API 从做市商或银行获取数据,往往存在数天延迟。
最佳实践之一来自 Bitmine,该公司每周 ( 有时更频繁 ) 通过 8-K 文件报告其数字资产持有情况。
解读 DAT 数据时,需注意这些数据挑战对指标的扭曲:
持仓更新
低频(月 / 季)导致 NAV 过时,推高 mNAV 或溢价
一些 DAT 持有 DeFi 代币、NFT、其他股票或半流动性资产,使得资产估值复杂化
股数更新:未提交大规模发行或回购申报将影响估计市值、mNAV、溢价 / 折价及每股数字资产。
我们在公共报道中发现一些常见盲点:
备考会计 (Pro-Forma Accounting):大多数数据看板仅依赖已申报流通股,未考虑先前发行认股权证的潜在行权。在 DAT 的 PIPE 交易中,认股权证通常与 PIPE 股票捆绑销售,行权价格通常等于或高于 PIPE 股票价格。行权日之后任何时间,只要股票交易价格高于该水平,认股权证即可行权——对持有者是合理举动。由于已行权认股权证增加流通股数量但未必增加相应价值,因此对关键指标产生显著稀释影响。将这些未行权认股权证纳入模拟计算,可更准确反映潜在稀释效应和股东真实风险敞口。
预付认股权证 (Prefunded Warrants):这些认股权证收益已收到并计入 NAV,但相应股份尚未发行。在许多情况下,这些认股权证行权价格接近于零,意味着一旦行权,将增加股份数量而无需新增收益——对股权稀释影响是单方面的。我们认为这些认股权证应计入流通股;否则,由此产生的 mNAV 计算结果会低估市值而高估 NAV,造成不平衡局面。
待处理的并购和 PIPE:当公司宣布新 PIPE 时,现金收益通常会在股票通过 S-3 文件正式发行前反映在 NAV 更新中。如果不对股份进行备考调整,则每股 NAV 分母被低估,人为抬高该指标。下图总结主要股份发行计划类型及其对流通股影响。
债务数据和衍生品敞口:除 Artemis 外,目前几乎没有数据看板纳入债务负债或杠杆敞口信息。这种遗漏扭曲 NAV,尤其对采用结构化收益或质押策略的 DAT。
考虑债务后,调整后 NAV ( 及调整后 mNAV) 应反映真实账面价值。这使得纯财库敞口 DATs ( 如 MSTR) 和混合运营 DATs ( 如 BMNR 或 SBET) 之间能清晰比较。债务在 DAT 管理中扮演何种角色?在传统金融领域,公司发行债务为融资增长,同时保护股东所有权。在 DAT 领域,动机类似。股权发行意味将未来收益出售给新股东,稀释现有股东权益。相反,债务发行意味以现有资产抵押借贷,不会造成股权稀释 ( 如果管理得当 )。因此,DAT 利用债务扩大链上资产规模,而不降低每股数字资产价值。
正因这些复杂性,Pantera 构建了 DAT 控制面板——旨在以更清晰、深入方式呈现全貌。除数据清洗和标准化外,目标是推动对话前进:将 DAT 与更广泛股票市场比较,而不仅限于自身类别;并通过在未来版本中追踪财库钱包、收益生成和其他链上活动,倡导更高链上透明度。
3. 选择合适的指标
仅凭 mNAV 无法全面反映 DAT 性能。以下是我们总结的在全面评估 DAT 性能时最有价值的分析框架。
增长驱动因素和基本价格
如果将 DAT 公司股价视为几个潜在增长因素 ( 每股代币增长、代币价格和市场情绪 ) 的产物,我们可以将其分解,查看真正驱动业绩的因素,而非纯粹叙事。
形式上,我们可以将 t 时刻的股票价格表示为:
这种分解方法使我们能够分离出每个因素,并独立追踪真正驱动价格波动的因素:
当股价下跌时,我们可以查看这是由于市场情绪降温、基础资产价格下跌还是公司基本面下降所致——反之,这些因素中哪一种推动股价上涨。
它还能帮助我们看穿噪音——例如,当公司内在价值持续增长,而市场价格却下跌时。
当我们对 Bitmine (BMNR) 的价格增长进行分解时,发现自上线以来,每股 ETH 稳步上涨,而 mNAV ( 情绪倍数 ) 大幅收缩。这表明其基本面依然强劲,只有市场炒作层有所降温。
将此框架概括为三个增长因素,我们可以按类别绘制 DAT 公司图表,评估其整体健康状况:
BTC DAT:多数基本面价值增长相对平稳,如 MSTR、CLSK 和 CEP,呈现明显上升趋势。相比之下,尽管 SMLR、FLD、DJT、LMFA 和 EMPD 基本面保持稳定,但自追踪开始以来,这些公司市场情绪急剧下滑,是导致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。目前唯一出现实际价值下降的 DAT 是 SQNS。
ETH DAT:作为类别先行者,ETHZ 和 SBET 受益于最初市场情绪上涨,尽管每股 ETH 相对平稳。此后,BMNR、ETHM、BTCS、BTBT 和 GAME 的每股价值均稳步增长,尽管它们的 mNAV 增长呈下降趋势——可能表明它们在市场周期顶部附近推出。FGNX 是例外,经历严重股权稀释和市场情绪急剧下滑,导致表现显著逊于预期。
SOL DAT:HSDT 的每股 SOL 增长最显著,从 10 月到报告发布时增长 3 倍;UPXI 也稳步增长,但规模较小。DFDV 受益于市场情绪上升,但同期其每股 SOL 有所下降,表明上涨更多受市场情绪而非基本面驱动。与此同时,FORD 和 STSS 的 mNAV 均大幅扩张,但基本面价值增长基本持平,表明业绩表现受市场情绪驱动,而非资产负债表驱动。
基本面价格
如上图所示,大多数 DAT 公司自推出以来都经历市场降温或收缩阶段。为理解其潜在发展轨迹,我们可以进一步重构每家公司的理论基本面价格——本质上是回答:「如果市场状况与 DAT 推出之日相同,那么今天的股价会是多少?」
换言之,如果你从公司成立之初就持有一股股票,并让公司随时间逐步积累库存和发行股票,那么这股股票如今的实际价值是多少?
下图显示,几家 DAT 公司——HSDT、BMNR、BTBT、BTCS、CORZ 和 CEP——的基本面价值稳步提升,但由于市场环境变化,其股价未能充分体现。自成立以来,这些公司基本面指标显著增长,即便整体市场情绪有所萎缩。
股份发行和稀释
DAT 公司成败取决于其股权发行纪律。评估 DAT 公司的关键维度是管理层如何应对市场状况,当市场情绪发生变化时采取战略性行动还是被动应对。
当 mNAV > 1 时:公司有机会溢价发行股票。关键问题在于发行纪律,过度激进发行将侵蚀每股数字资产、压低每股 NAV,最终摧毁市场情绪。有纪律发行方负责任地扩大发行规模,而鲁莽发行方玩弄所谓「无限 ATM 游戏」。
当 mNAV < 1 时:挑战更大。低于 1 倍估值倍数表明市场对公司的资本纪律、流动性或资金管理策略缺乏信心。市场可能定价未来股权稀释预期,担心管理层在市场情绪低迷时继续增发股票。这也可能表明资本效率低下,公司未能将其数字资产敞口转化为股东价值。
持续 mNAV 低于 1 会打破 DAT 飞轮效应。公司无法再以溢价发行新股而不稀释现有股东权益。如果强行发行,每股数字资产进一步下降,损害信任并丧失股权增长工具能力。随时间推移,这种动态可能使公司沦为「僵尸 DAT」:交易价格低于清算价值的静态控股公司。
当 mNAV 跌破 1 时,正确做法是采取防御性措施并恢复信誉:停止所有股权发行 ( 包括 ATM 与 PIPE),并将保护每股数字资产作为核心指标。公司还必须提高透明度和财务报告——发布钱包证明、仪表盘和定期更新的 NAV,证明其是干净、可验证的财务包装,而非不透明空壳。如果流动性允许,以低于 NAV 价格回购股票可以增加收益,并发出强烈信心信号,通常可恢复溢价水平。管理层还可利用链上收益——质押 ETH、参与重新质押或从财务资产中赚取收益——来自然提升 NAV 增长,并将被动持有资产转化为收入来源。最后,公司必须强化其叙事,将自身定位为特定资产或生态系统的清晰可靠代表,因为当投资理念清晰时,投资者信任往往会回归。
针对 mNAV <1 的 DAT,正确策略在于保护每股价值、提高透明度并重建信任。通过研究发行数据、股票回购和资金管理行为,我们可以了解哪些公司选择增值路径,哪些公司继续稀释股权。
数据显示,管理最好的 DATs 历来能在经济低迷时期保护股东杠杆——为市场情绪恢复时的反弹奠定基础。
从上图可以看出,ETH DATs 在股权发行和市场情绪管理方面存在明显差异。大多数公司呈现流通股数量逐步增加趋势——表明可能进行 PIPE 或 ATM 发行。
BMNR 数据显示,与同行相比,该公司股票发行和 mNAV 变化模式更为渐进。这为公司如何负责任地扩大规模树立典范——在不破坏 mNAV 增长飞轮前提下,将股权作为增长工具。
BTBT、GAME 和 BTCS 的流通股数量出现急剧、突然增长,而 mNAV 保持平稳或下降,但它们的发行时机仍然合理,因发行发生在 mNAV 交易价格高于 1 时,处于溢价窗口内。
相比之下,FGNX 和 ETHZ 在 mNAV <1 时进行大规模增发,实际上是在市场疲软时发行股票,而非等待有利市场条件,这是资本纪律涣散的典型特征。对 FGNX 而言,在 mNAV 接近于零时进行早期且激进稀释,造成破坏性稀释事件,抹去投资者杠杆和长期信心。然而,ETHZ 曾短暂表现纠正措施迹象,在 10 月中旬减少股份数量,帮助其 mNAV 从 0.2 以下回升,部分恢复平衡。
4.待进一步研究的开放问题
Pantera 的仪表盘数据也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:
解锁事件:对价格下跌的贡献有多大?
PIPE 投资者投资回报率:在 DAT 领域,哪些交易实现正回报?如果根据底层代币表现进行调整(如相对于现货 ETF 回报),结果如何?
市场微观结构:PIPE 定价消息如何影响交易行为?
mNAV 动态建模:发行 / 回购与 mNAV 恢复之间是否存在可量化关系?
DAT 数据方面仍需开展更多工作,呼吁制定更完善数据标准。股票数据比链上数据混乱得多:格式不一致、更新频率低,没有统一模式。要使 DAT 发展成为合法资产类别,我们需要开放、标准化的 API,供公司每日报告财务更新信息,涵盖:
已发行股份(包括预付和 PIPE 股份)
按资产分类的财库持仓
认股权证和债务数据
正如链上数据透明度推动 DeFi 分析一样,这一层的金融数据透明度可以改变资本流入 DAT 的方式。
5.结语
DAT 既非天使,也非魔鬼;既非救世主,也非罪魁祸首。
它们是一种新型资本形成方式——双向运作的创新投资工具:助数字资产增值,同时为金融机构提供附带链上收益的杠杆化敞口。它们并非永动机,因为飞轮可能在市场冲击下断裂,而是需要纪律性策略与执行的资管公司。在最佳状态下,DAT 能为生态系统双方释放有意义价值:
对传统投资者,它们提供受监管、流动性强且收益倍增的数字资产敞口——通常还能提供 ETF 或信托基金无法提供的额外链上收益。
对加密生态系统,它们将传统市场资金直接输送到代币金库中——在合规结构中锚定资产价值并增强流动性。
如果管理得当,它们可以放大资本市场和数字资产基本面之间的正反馈循环:mNAV 上升导致新发行,新资金流入数字资产购买,然后循环不断向上发展。
在这个意义上,DAT 充当数字资产的「第二基石」:使资本流入制度化,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新的、收益增强的投资机会。
诚然,批评真实且常具指导性:
部分 DAT 仅是炒作空壳,缺乏真正运营策略,是 PIPE 投资者向散户退出的短期工具,本质和 Memecoin 并无二致;
市场无需数十个跟踪相同资产的 DAT。如果资金管理策略或治理方式缺乏差异化,DAT 泛滥只会增加市场噪音,削弱对该模式的信任。同样,对数百种没有长期价值的数字资产,尤其是那些由信誉度较低、缺乏社区认可或技术创新有限的团队运营的资产,也没有必要建立 DAT。这种扩张可能使 DAT 沦为投机热潮,而非可靠金融工具;
死亡螺旋 (mNAV < 1) 仍是最棘手挑战。DAT 本质是对本已波动极大资产类别的放大敞口,一旦市场情绪转变,折价幅度可能迅速扩大。但 mNAV < 1 通常预示错位,而非崩盘。投资者可能反映资本纪律薄弱、对股权稀释担忧或资金管理效率低下,而非底层数字资产本身失败。优秀运营者可通过透明沟通和严格股权管理扭转局面。
归根结底,持有 DAT 需要市场参与者双重信念:
对底层资产长期看涨——相信其价格随时间上涨,并寻求通过主动股权载体获得杠杆化敞口;
信任运营者执行力与资本纪律——如 Fundstrat 的 Tom Lee 指出,mNAV < 1 不合逻辑,称职管理团队最终会将股价拉回到平价水平。
若两者皆成立,则较低 mNAV 不是警报,只是市场情绪对实际资产负债表价值定价失误的暂时现象。
DAT 核心在于代表一种新型投资工具——它帮助数字资产积累持久价值,同时为金融机构提供一条收益增强、受监管的途径,参与数字资产时代的未来发展。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