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 1011 时代,交易所如何重启市场脉搏?
撰文:WhiteRunner

「1011 」事件引爆了整个加密市场,一夜之间内合约市场爆仓 192 亿美元,创下历史记录,之后数周内比特币更是一路跌破 10 万美金,一时之间哀鸿遍野——于此同时,主流交易所持续展开一系列行动。
「1011」事件回顾:加密史上最大规模清算
2025 年 10 月 11 日的币圈,注定会被写进行业史册。全球加密市场经历了史上最黑暗的六个小时。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 100% 关税,市场陷入恐慌性抛售,引发连锁清算。24 小时内合约市场爆仓金额高达 192 亿美元,创下加密货币史上最大规模的清算纪录。不仅超越 2020 年「312 惨案」的 30 亿美元纪录,更超过历史前几次大型清算事件的总和。短时间内比特币下跌约 13.5% ,大量山寨跳水,部分小市值代币几近归零。之后经历数周震荡后,11 月 4 日市场再次大幅下跌,比特币跌破 10 万美元大关,创近 5 个月最低,再次激发散户绝望情绪。这些事件动摇了市场对交易所资产安全与合规机制的信任,促使大量资金流向头部平台,以寻求更高透明度与风险保障。
而在 1011 事件之后,主流交易所币安、Bitget、OKX、Bybit 几乎同时启动了应对措施。在市场信心逐步回暖的过程中,「上币节奏」成为交易所展示信任与执行力的重要信号,各家平台都通过不同策略传达自身的稳定性与筛选标准,但目标一致:通过透明度、项目质量与风控体系重建用户信任。这一时期的上币活动,也从「流量竞争」转变为对风控能力与生态韧性的比拼,标志着币圈正步入一个以「合规、稳健、价值筛选」为核心的新阶段。
本文将围绕这一系列活动的背后成因、策略差异与潜在影响展开分析,试图为读者还原事件背后的交易所博弈框架,并给出后续观察的关键指标。
主流交易所整体情况概览
从数据层面看,2025 年 10 月 11 日至 31 日,四大交易所共上线项目数量超过 30 个,创下年内新高。这不仅体现了交易所恢复信心的速度,更揭示出各平台差异化的战略方向。
以下为总体数据一览:
可以看到,Bitget 突出表现在于上线项目 11 个,首发项目 10 个,平均首发项目市值达到 280.6 百万美金,表现最为突出;币安虽然首发数量不多,但其项目普遍具备 BSC 生态属性,体现出战略聚焦;OKX 选择的多数为高 FDV 项目,例如 ZORA、SUCCINCT 等,代表其继续强化「高端项目聚合地」的定位;Bybit 则以首发数量极致化的策略抢占市场注意力,但项目市值波动较大。
这一阶段的上币格局,实质上反映出交易所间的「定位差异化」正在加速形成:币安维持生态护城河;Bitget 主打首发质量与速度;OKX 强调稳定与品牌信任;Bybit 追求流量与短线效应。
所以,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投资者需要的不仅是「找项目」,而是要选择「在哪个平台找到正确的项目」。
币安:稳中求变与生态建设
币安保持一贯的稳健节奏。10 月 11 日至 31 日期间,币安共上线 7 个项目,其中 4 个为首发项目,平均首发市值为 267.3 百万美金。
币安的首发选择逻辑与其他交易所有显著不同:它优先考虑与 BSC 生态关联度高的项目,例如 Giggle Fund(GIGGLE)和 SynFutures(F),均与其链上生态密切联动,意在强化自身生态护城河,巩固 BSC 链努力打造的长期价值体系。
币安在 10 月的表现虽然不算惊艳,但稳健而精准,代表了一种成熟交易所的典型形态:宁可少上币,也要确保每一个上线项目与其生态目标一致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选择币安首发项目虽然回报率可能不如 Bitget 那样迅猛,但胜在确定性高、波动风险低、长期价值稳定。
Bitget:打造高质首发护城河
如果说 10 月的上币大战是一场群雄争霸的戏码,那么 Bitget 无疑是当月的主角。Bitget 在 10 月 11 日至 31 日期间,共上线 11 个项目,其中 10 个为首发项目,覆盖了多个赛道——从 DeFi、AI 到 GameFi。
同时,Bitget 上币的质量与市值层级远超同业。其首发项目平均 FDV 达 280.6 百万美金,整体区间分布稳定:5 个项目市值超过 2 亿美元、剩余项目全部高于 8000 万美元、无一「空气币」或低市值代币。所以 Bitget 不仅在数量上领先,也在质量上表现过硬。
Bitget 的策略也十分清晰:
优先首发高潜力项目,抢占市场首波流量;
Bitget Onchain 挑战机制,为优质项目提供二次上币通道;
Bitget 现货 100% 上币安 Perp,成为「币安 Perp 前站」。
对于投资者而言,这种策略意味着更强的价格发现效应与安全边际。项目一旦能在 Bitget 首发,基本已通过市场与风控的双重验证。这也是为什么 10 月下旬开始,Bitget 可以说是「新一代优质项目孵化所」。
OKX:注重补全生态完整性
OKX 共上线 8 个项目,其中仅 3 个为首发。虽然数量上不占优势,但从项目层面看,OKX 的选择标准主要是高 FDV、高知名度,如 ZORA、SUCCINCT、Virtuals Protocol 等。这反映出 OKX 重点放在维持品牌质量与生态完整性上。例如 SUCCINCT(PROVE)对应 Layer 2,DOODLES、ZORA 对应 NFT,呼应了 OKX 近期对 Web3 生态的扩展策略。
OKX 在尝试以生态化的方式,构建自己独特的竞争力。
Bybit:追求多样性与短期波动
Bybit 共上线 8 个项目,全部为首发。但从数据看,Bybit 首发项目的市值差异极大——最高的 Yield Basis(YB)FDV 达到 5.73 亿美元,而最低的 375ai(EAT)仅有 3,600 万美元,两者相差近 16 倍。这种巨大落差意味着 Bybit 在项目选择上更注重多样性与潜在爆发力,而非稳定性。
Bybit 的策略和 Bitget 有相似之处:通过大量首发吸引短线资金与高风险偏好投资者,是一种「流量型上币逻辑」。但 Bybit 的首发项目中,小市值币种波动大,投资者需相对谨慎。
因此,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,Bybit 适合「短期博弈型」策略——快速发现热点、参与短线拉升、严格止盈止损。
投资者应关注的三大关键指标
在如今的币圈格局中,单纯依靠「听消息」或「追热度」已不足以判断项目好坏,理解交易所背后的上币逻辑与项目数据,才是降低风险和提高收益的关键。以下三大指标,是 2025 年后最值得关注的投资参考:
FDV: FDV 代表项目在所有代币完全释放后的总估值。过高的 FDV 意味着短期增长空间有限,而过低则可能反映项目缺乏市场信任。建议优先选择 FDV 在 100MM–400MM 之间的中型项目,风险与潜力平衡最佳。
首发数量与质量的平衡: 频繁首发往往意味着交易所处于扩张周期,但项目质量依然重要。建议关注交易所的「首发密度与项目质量比值」,高密度上币但市值偏低的需谨慎对待。
后续补齐与生态支持度: 非首发项目往往能反映交易所的生态完善度。例如 OKX 与币安通过补齐项目生态链(NFT、DeFi、AI 等),为用户提供多层资产体验。建议优先选择在生态补齐节奏稳定、能与其他头部交易所形成联动的交易所投资。
总的来说,投资者应以「数据驱动的理性决策」取代「情绪驱动的追风操作」。只有理解交易所的战略方向与上币标准,才能在波动中找到稳定收益的锚点。
数据趋势预测:Q4 或将延续的三大方向
根据 10 月的上币数据和市场反馈,预计 Q4 的交易所格局将延续以下三大趋势:
币安可能强化生态型上币策略: 随着 BSC 链上活跃度回升,币安将倾向上线更多与 BSC 生态挂钩的项目,如 GameFi 和 AI 交互类资产。其策略将从「防守修复」转向「生态扩张」。
Bitget 的首发主导地位将进一步强化: 链上交易 Onchain 挑战机制吸引了大量优质项目申请补齐资格。预计 11 月 Bitget 仍将保持每周 1–2 个首发的节奏,继续巩固「首发王者」地位。
Bybit 与 OKX 将在非首发市场形成竞争: Bybit 可能开始补齐部分高 FDV 项目,以提升平台公信力;而 OKX 则可能适度加快首发节奏,试图重夺话题度。这种交叉竞争将让市场在 11 月呈现更多活力。
整体判断:2025 年 Q4 将是「首发与补齐并行、信任与生态共进」的阶段。交易所上币策略正在趋于理性化与体系化,市场短期炒作将逐渐让位于结构性投资机会。
危机中的机遇:在震荡中重建信任与秩序
自 1011 事件以来的暴跌让市场陷入绝望,许多散户在接连的剧烈波动中丧失信心。然而,正是这种危机中的反思和调整,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机会。交易所逐步从「速度竞争」转向「质量与结构竞争」,使市场趋于理性与平衡,也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。
「1011」事件后的市场修复,是信任重建的关键期。尽管暴跌让投资者动摇,但市场并未完全崩溃,反而迎来了重生的窗口。投资者如果能理解交易所上币的策略,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,依然有机会在未来的结构性行情中获取稳定收益。
然而,这不仅是交易所的责任。市场的修复需要交易所和散户的共同努力。交易所通过增强合规与风控,提供更安全的平台,而散户的理性与耐心同样重要。唯有坚定信心,携手共进,才能让币圈走出低谷,迎接更稳健的未来。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